
临门一脚|高考议论文如何做到情操高尚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6-23 23:57 点击次数:170
图片
本文作者:陈昕临门一脚|高考议论文如何做到情操高尚
◎广东中山迪茵公学 陈昕
思想道德是文章的灵魂。“未学作诗先做人,学诗更在作诗外”,“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都在提醒我们,一个人思想道德境界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文章的高下;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也历来重视通过作文来完成对考生思想道德境界的引导与考查,以期造就与遴选思想有深度、境界有高度的人才。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就会发现越来越注重考查家国情怀的命意特点。
那么,作为考生,又该怎样在自己的高考作文里,体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感染读者呢?首先,当然是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一个在现实生活里道德情操低下的人,是写不出富含高尚元素的作品的,言不由衷地喊几句空洞的口号,也是没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在这里,我们主要谈谈如何在作文中展现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从中华传统文化里撷取灿烂的道德情操之花点缀文字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滋养出中华民族璀璨的传统美德——诚实、 善良、友爱、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秉承这些传统美德,酿之于胸,发之于外,文章自然如同窖藏之佳酿,芳香醉人。请看2023年全国Ⅱ卷高考满分作文《试上高峰窥皓月》片段:
勇攀高峰,自强不息的品质不仅是个人修养的关键,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道德要求和精神特质。周文王自身,也是被囚多年而作出《周易》,“君子以自强不息”则更是影响了无数代炎黄子孙,从孔子的“学而优则任”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忱而忱,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其中将天下与个人命运相关联的情怀,无一不是发源于“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这种勇攀高峰,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撑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女儿在历史的长河边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由此可见,持有这种品质,不只是个人修养的要求,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实践。
该考生在对中华名句滋育后世的剖析中,选取周文王、孔子、范仲淹、梁启超等人的论说,大力弘扬“君子自强不息”之传统美德,试上高峰窥皓月,我们要创造自己的、民族的、国家的光明未来,就要自强不息,展示出“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高尚情操。
二、扎根现实生活的土壤,发掘朴素与平凡里撼动人心的道德情感之泉
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是空中楼阁,它深深地扎根于生活。只有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思考生活,从现实生活选取鲜活的事例,从平凡人、寻常事上发现道德价值取向,加以中肯的赞扬或批判,才能写出富有感染力的佳作来。如2023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说纽带》:
纽带,联结真情传递的足迹。从广西桂林的捐献者身体里取下双肺,移植到江苏无锡的病人身上,完成这个过程,肺移植医生刘峰最多只有12个小时的时间,而横亘其间的是1500多公里的遥远距离。这显然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但在医院及航空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这场生命的接力最终取得圆满成功。类似的新闻不胜枚举,我们从中感受到的,绝不仅仅是任务之艰巨,而是人心之温暖。生命在各方接力的足迹中得以延续,联结其间的纽带便是人们心中的真情。
该生围绕“纽带”主题,选取了多方努力之下完成肺移植的案例,从真情方面展开论述,让人感受到爱的纽带传递爱意温暖人心,这种从寻常生活中体察出的崇高的情感境界,更能打动人们的内心。
再如2023年全国I卷高考满分作文《山长水远,倚梦而行》:
我记忆最深处的那个片段,难以磨灭。那是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打破了一片宁静,也打断了我们的梦。灾难之手无情地摧毁了一切,唯独每个中国人的心,愈靠愈近。我记得老师教过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记得电视上滚动播出的英雄事迹,常使我潸然泪下;我也记得我将零花钱投入捐款箱的那一刻,心中的暖意,至今仍在流淌。也正是这一年,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奥运会。那一年的鸟巢、水立方,见证了多少奇迹,多少欢呼,多少泪水。那时的我整日守在电视机前,记下每一块奖牌,生怕有一点遗漏。不够工整的字迹,至今却是我的珍藏。这是他们年复一年的坚持啊,这是多少人默默流下的汗水啊,才换来我又一遍的骄傲。
读完这段文字,我们一定会被作者高尚的情操所感染,这是缘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留意,源于作者自身的亲身经历,地震捐款,奥运欢呼,心随国动,这是小我与大国的共鸣,该考生这种从生活里发掘素材、从普通人身上聚焦思想道德情感的功夫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在时代发展的浪潮里聆听家国情怀的澎湃之声
高考作文命题体现的是一种时代的文化, 是一种社会的责任,是关注社会、积淀文化思考的载体与平台。高考考场作文也要从社会生活取材,从真我正气出发,回归我与社会,扣住正气这个命脉,转变思维方式,发掘信仰追求、品行风范、思想情怀等子题,引领具有时代蓬勃健康的精神走向。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作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问题,培养起浓郁的家国情怀,勇走“正”道放光芒,这样才能以高尚的情感影响人。请看2023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我站在浩瀚的钱塘江边上》:
今年初夏,我有机会到省城。五月的杭州,玫瑰盛开,满城花香。傍晚时分,我来到辽阔的钱塘江入海口,看我喜爱的钱塘江:一叶叶扁舟出没风波,一艘艘大船扬帆启航,庞然伟岸的万吨巨轮,呜呜鸣笛,缓缓开动,驶向那海天相连的远方。我对自己说,身为中国学子,有幸生在浙江,站在人生新起点,应该发扬“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去迎接新世纪的曙光,
我想如所有被誉为“浙江骄傲”的志士仁人那样,为国为民贡献力量。像屠呦呦,慷慨地向世界奉献一味神药;像孙杨,在碧波里把自己游成一条“飞鱼”;像李书福,把汽车开到全世界风景最美的路上;像鲁冠球,把民营企业经营成一道滔天的“万向钱潮”……
我的祖国,我的民族,我们对于强大中华渴望得太久太久!让我们新一代年轻人,以文化振兴之,以科技振兴之,以实业振兴之。
夜色渐浓,星光点点。我站在钱塘江入海口高高的堤岸上,心中激情涌动,深深感恩哺育了我们的钱塘江!我仿佛看到浩浩汤汤的钱塘水,迫不及待地奔涌到海,去拥抱那片无边无际的蔚蓝……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在这段文字里,山川地理与杰出人物融合,让文章有了厚重的思想意义。从汽车大王李书福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屠呦呦,作者借此阐释了“浙江精神”,结尾处借用鲁迅先生的名句,完美呈现当代学子一腔热血、渴望报国的真情实感。可谓小切口表现大主题,小故事展现大变化,小视角描绘大时代。每一个读者都被一种高尚的情感所打动、所感染,而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置时代浪潮和社会民生于身外的考生,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富有感染力的作品来的。
思想道德情操的高下决定了文章境界的高低,而文章境界的高低又决定了作文分数的高低,因此在高考作文中,一定要注意将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呈现在字里行间,以期感染阅卷者,获取高分。
本文由语文月刊(yuwenxuexiao)编辑,转载注明来源致原创作者:若发现误侵了您原创保护版权,应系第三方原因,请联系,马上删除!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Powered by 大发pk10开奖结果查询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